• 官网首页
  • 品牌专区
  • 品牌特色
  • 医疗团队
  • 医院动态
  • 党政建设
  • 科室介绍
  • 找疾病
  • 公益风采
  • 患者心声
  • 服务指南
  • 来院路线
  • 福州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时间:2014-12-25  来源:福州福兴妇产医院
    温馨提示:为了您的身体早日康复,请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,以免病情恶化。

      福州宝宝拉肚子怎么办?福州福兴妇产医院的医生介绍,宝宝的肠胃功能不似大人那么好,所以,稍有差错,宝宝就会拉肚子。那么,福州宝宝拉肚子怎么办呢?下面,我们就一起来做个了解吧!

      福州宝宝拉肚子怎么办:

      1.宝宝拉肚子要及时补水

      如果正确治疗,宝宝拉肚子通常不会很严重。但如果你的宝宝因为拉肚子脱水了,就需要去医院就诊,所以,你首先应该注意给宝宝补充足够的水分。如果宝宝没有呕吐,你要继续给他喂母乳或配方奶。要是两个月以上的宝宝,除奶之外还需要增加喂水,原则是少量多次。

      如果宝宝吃了就吐,无法进食,则要带他去看医生,进行止吐的处理;医生还会根据宝宝丢失水分的程度建议你给宝宝吃儿童口服补液盐,它不但可以补充水分还可以防止电解质紊乱。一般喂给宝宝时注意根据说明调配浓度。具体用量还是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。在宝宝刚刚呕吐结束时,需要禁食水半小时以上后再慢慢喂水、喂奶,逐渐加量。

      2.宝宝拉肚子时不要喝果汁、吃止泻药

      不要给宝宝喝有甜味的饮料,如汽水(包括可乐)、运动饮料、果冻水、糖水以及未稀释的果汁。由于这些饮料都含糖,而糖会把体内的水分吸收到肠道里,从而使宝宝拉肚子的状况加重。另外,不要擅自给宝宝服用止泻药,一定要根据医生的处方用药。

      3.宝宝拉肚子时要吃合适的食物

      对于那些已经开始吃小块的食品或跟大人一起吃饭的宝宝,现在医生都建议在宝宝拉肚子时继续吃这些食物。

      虽然宝宝拉肚子后,爸爸妈妈通常会更严格地限制宝宝的饮食,不过,医生认为其他由复合碳水化合物构成的食物,比如米饭、小麦、土豆、面包、婴儿谷类食品以及瘦肉、酸奶、水果和蔬菜,都是可以吃的。当然了,如果你的宝宝暂时不愿意吃东西,也别担心。只要保证他摄入充足水分,他的食欲一两天内就会恢复的。对于正在添加辅食的宝宝,可以维持原来吃过的食物种类,暂不尝试新的食物。

      研究显示,酸奶中的活性菌群能够安全有效地减轻腹泻量、缩短腹泻持续时间。这是治疗宝宝拉肚子的一个简单方法,尤其是如果你的宝宝喜欢吃酸奶就更好了。但注意要购买含乳酸菌或活性菌群的酸奶。》》》小儿腹泻会引起哪些并发症

      4.宝宝拉肚子时要多安抚

      如果宝宝拉肚子时感到不舒服,尽可能多抱抱他、哄哄他,同时加强护理,让宝宝的小屁股保持干燥。给宝宝换尿布时要小心轻柔(可以用点护臀霜),因为宝宝的小屁股沾上稀薄的粪便后很容易变红、发炎。

      宝宝拉肚子何时就医:

      一、观察体温

      婴幼儿腹泻的体温反应主要是发烧,大多是中度发烧。这常见于由大肠杆菌、空肠弯曲菌、痢疾杆菌、沙门氏菌、轮状病毒、肠道病毒等引起的腹泻。发烧可能早于腹泻或在腹泻初起。同时,患儿还有不爱玩、不愿吃东西、哭闹等表现。

      二、观察精神状态

      主要是观察患儿是否出现精神萎靡、嗜睡、抽搐、惊厥、抽风、昏迷等症状。一般轻症腹泻患儿不致出现这些症状。一旦出现这其中的某些症状,尤其是早于腹泻或腹泻初起的症状,应及时就医。

      三、观察大便形状与次数

      患儿腹泻一般常见的是稀便、水样便、蛋花样便、黄绿色便或便中有少量黏液。每天患儿腹泻5次左右,大便量不多,无明显的脱水现象。若患儿腹泻次数多,排便量大,失水多,就可能出现脱水症状,此时应及时输液,防止患儿酸中毒。

      福州宝宝拉肚子怎么办?以上就是福州福兴妇产医院医生关于对“福州宝宝拉肚子怎么办”的介绍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。福州福兴妇产医院特别开设免费在线客服联系服务,为您解答相关疾病问题,并为您的隐私保密。

      福州福兴妇产医院儿科,配备有高年资、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主诊对儿童各种常见疾病进行科学预防,专业诊疗。对小儿营养发育进行专指导,预防各种营养性疾病的发生。新生儿科是我院为广大孕、产妇家庭新开设科室,它主要是为您的宝宝生前、出生、生后的安全,健康来保驾护航。在院时一日两次查房、喂养指导、疾病防治等,出院后,继续为您的宝宝定期体检,并随时接受您的电话联系,让您享受家庭医生的贴心服务。

    点击拨打电话 在线客服
  • 联系电话:400-648-5888
  • 不孕不育咨询热线:0591-83961228
  • 夜间急诊分娩:0591-88055120
  • (闽-榕)医广[2022]第11-24-24号
  • 闽ICP备16016431号-2 | 免责声明
  •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8号
  •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9号